時間:2023-09-25 15:24:50
秋天,又一個收獲的季節,一些種植早的區域,農作物已開始收獲,不過大部分區域,還要等個十天半月才正式開始。
最近看到一些朋友留言咨詢大豆什么時候收獲好?以及收獲大豆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是什么?所以,今天這篇文章,就和大家一起說說大豆的收獲的相關知識。
大豆收獲時間
大豆的收獲時間是什么時候,如何判斷大豆的精確成熟期?大豆的收獲季節一般是哪幾個月?現為大家介紹下大豆收獲時間,大豆的收獲季節方面的知識
要知道大豆的收獲時間,先來了解下大豆種植時間:大豆分為春播和秋播種。
春播大豆于清明前后進行,收獲期為9月份(農歷的8月)。
夏播大豆于麥收后進行,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獲。
當大豆莖葉開始變黃、苗稈和豆莢已干,并呈黑褐色時便可收獲。一般在早晨有露水時收割,割倒后要輕放,盡量避免籽粒散失。割倒的大豆應及時運回脫粒,去雜曬干后入倉貯藏。
如何判斷大豆的精確成熟期
大豆成熟期的外觀標準是豆莢呈現固有色澤,籽粒變硬,搖動植株有響聲的植株占觀察總株數的50%以上。美國在七十年代后期,R.肯特等提出:大豆籽粒開始收縮、豆莢呈褐色,籽粒含水率約44%時為成熟的標準。而用聯合收割機收獲達到田間損失籽粒含水率為13%。日本、法國等也都認為用機械收割大豆的適含水率為14%。
大豆收獲注意事項
大豆收獲時間的要求很嚴格,收獲過早,籽粒尚未充分成熟,百粒重、蛋白質和油分的含量均低;收獲太晚,籽粒失水過多,會造成大量炸莢掉粒。因此,必須準確掌握大豆收獲時機。
收獲方法不同,相應的適宜收獲期也不同,直接收獲的最佳時期是在完熟初期。此期大豆葉片全部脫落、莖、莢和籽粒均呈現原有品種色澤,籽粒含水量已降到20%—25%左右,用手搖動植株會發出清脆響聲。
如果采用分段收割方法,就要將收割期適當提前,一般認為黃熟期是最佳收割期。此期大豆葉片脫落70%—80%,豆粒開始發黃,少部分豆莢變成原色,個別仍呈現青色,是割曬的最佳時期。
大豆收獲方式
人工收獲:割茬低,不留馬耳朵,不留底莢,放鋪規范,不易過厚,有利于干燥降水,及時拉打,收獲損失率小于2%,脫粒后進行機械清糧,脫凈收凈,產品質量符合國家大豆收購質量標準至少在3等以上。
機械收獲:不留底莢,割茬一般在5~6厘米為宜,收割損失率小于1%,脫粒損失率小于2%,破損率小于5%,泥花臉率小于5%,綜合損失率小于3%,清潔率大于95%。
還有農民朋友問:大豆收獲時可以連根拔起嗎?
豆類作物是一種固氮作物,其根部的根瘤菌具有從空氣中固定游離態氮的作用。據測定,一畝豆科作物能從空氣中固氮7.5公斤~10公斤,相當于35公斤~50公斤硫酸銨,不能完全吸收的部分會儲存在根瘤里。
如果在收獲時連根拔起,就會帶走儲存氮素的根瘤。因此,在收獲豆科作物時,用鐮刀割,不要連根拔起。
大豆收獲過早、過晚對產量和品質都有一定影響,收獲過早,因為粘粒尚未充分成熟,不僅能降低粒重和蛋白質,脂肪的含量,而且由于成熟不好,青粒和秕粒較多,脫粒困難,造成損失浪費。收獲過晚,在氣候干旱情況下,則易引起炸莢,陰雨天多時,又會失去種子的固有色澤,造成品質下降。因些適時收獲對保證產量和品質有重要意義。